暑假到了,家长们,您准备好了吗?
2020-07-15
感觉上课没多久,假期又到了,再度回到每天和孩子面面相觑的日子,家长们可能压力也很大吧?这次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聊一聊假期中的亲子沟通:青春期的生理心理特点;从《隐秘的角落》看不同类型的亲子关系;面对冲突怎么办。最后,附上一份“心理热线”资源。
一
从神经科学的角度来说,青春期的时候,大脑前额叶还没有发育成熟,而前额叶是掌管理性思维、计划及预见后果、控制情绪等高级活动的区域。这也是青春期容易情绪冲动的生理基础。
另一方面,每个人的认知风格决定了应对方式,事情发生后是归因于外界还是归因于自己,会认为一件事的结果(失败)是暂时的还是永久的,这两类倾向会对情绪和行为反应产生重要影响。
此外,还有几种常见的令人担心的思维特点,例如“绝对化”、“灾难化”,“我必须在每一科都做到完美”“我这次考试失败那我整个人生就完了”,这样的极端化的思维方式也会带来消极的后果。
总体来说,每一次有事情发生的时候,都是家长帮助孩子去理解、去应对的契机。首先要接受“这个年纪的孩子确实做不到像成年人那样理智、也不是说一次就能记住”;其次,要能够理解孩子的认知风格;然后,帮助孩子从其他角度看待问题,帮助孩子从多个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能性。这对于思维僵化、容易钻牛角尖的孩子尤其重要,当他体验到“其实也没那么绝望,事情总能想办法解决的”,做出极端行为的可能性就会小得多。
二
最近网剧《隐秘的角落》引起了很多讨论,剧中呈现了几组不同的亲子关系:周春红和朱朝阳,朱永平和朱朝阳,叶军和叶驰敏。在这些剧情关系中,折射出现实中的家庭典型特征。
周春红和朱朝阳的关系被描述为“窒息的母爱”,非常形象。面对控制欲极强的母亲,朱朝阳不是没有抗争过,当周春红把牛奶放在他床头时,他曾经提出“我现在喝不下”,也表示过“待会我自己洗杯子”,来争取对“什么时候喝这杯牛奶”的一点主动权;而结果却是周春红立刻情绪爆发,一次是愤怒的质问“你怪我没有照顾好你吗”,另一次是冷漠的否定“喝不下倒了”。两次尝试都被立刻“惩罚”了,朱朝阳的年龄还小,所以当下屈服了。但是已经可以想象,当朱朝阳进入青春期,有了更强烈的自我意识,试图争夺更多自主权的时候,将会发生怎样雷霆般激烈的撕扯。
朱永平则是一个典型的“缺失的父亲”。朱永平始终试图做一个好父亲。但他疼宠女儿,却并没有关注到两个孩子之间的矛盾,也没有教导女儿尊重异母兄长;给儿子过生日,却把儿子一个人留在生日大餐的现场。对朱朝阳来说,朱永平的缺位不在于物质,而在于交流和陪伴。当朱永平终于履行了父亲的职责——带儿子去游泳的时候;当朱永平以父亲的身份拦住王立,向朱朝阳展示了成年男性的力量的时候,父子间的交流才是生动而有力的。父亲应该是一座山,是“一个坚强的存在,一个能接纳孩子的存在”。朱朝阳可以敬畏父亲,崇拜父亲,可以因为父亲对自己的怀疑而感到受伤、愤怒,也可以讨好父亲;如果朱永平能够以父亲的力量接纳这一切,就能帮助朱朝阳认识和发展自身。可以想象,如果朱永平没有死去,而是听到了朱朝阳的坦白、并给予原谅,如果朱永平能作为另一个“容身之所”,那么朱朝阳在混乱的青春期也能有一个坚定的成人的榜样,从窒息的母子关系中脱身,成为一个独立而完整的人。
叶军和叶驰敏是剧中关系最融洽的一组。叶驰敏性格大方,有主见,和叶军的随时支持是分不开的。有一次叶军和同事们在家讨论工作,叶驰敏在旁边写作业,就拿起遥控器把电视音量调高了,叶军立刻接收到了这个信号,对同事们示意“我们小声点”,这是一次非常顺畅的互动,显示出他迅速理解了叶驰敏的感受并给予了积极的回应。叶军会陪叶驰敏去书店,带她去拜访少年宫老师,和叶驰敏一起看《还珠格格》。因为工作,叶军也会有失约的时候,但是当叶驰敏有需求的时候,他也总是在。可以想象,如果是叶驰敏和朋友无意中拍到了凶案线索,她一定会主张告诉叶军,并相信叶军能够解决问题。
一位心理学同仁曾经语带调侃地说:“孩子A.听话懂事好管,B.独立有主见,C.对你足够坦诚不阳奉阴违,对绝大部分家庭来说是不可能三角,至少舍掉一个,别想都要”。有的家长可能会很欣赏朱朝阳的乖巧,但是在更深层次来看,朱朝阳的乖顺和讨好是他的生存手段,背后压抑着对“自私的父母”的愤怒,他对任何一方都不能全心全意地信任。尽管他总是年级第一,奥数班的考试也能拿满分,但是没有亲密的小伙伴(在遇到严良和普普之前,连普通的小伙伴也没有),也很少露出笑容。朱朝阳这样的孩子,在情感上是不安全的,时刻紧绷着,心理缺乏韧性,一旦受挫,他的破坏性的行为会造成严重后果。
家长们,看到这里,您不妨思考一下,对自己的孩子的具体期望是什么呢?
三
经验告诉我们,距离越近,越容易发生矛盾,家人之间的日常小冲突是很难完全避免的。疫情期间,大家每天都住在一起,很容易放大彼此的冲突。加上孩子们的情绪控制能力比较差,如果被冲突带来的情绪所控制,就有可能会做出过激的行为。以下2个建议可以帮助家长更好地处理日常状况。
1.识别孩子的真正需求
这是一个常见的场景:晚上九点半,一个关心孩子学习情况的家长,想要看看孩子有没有在认真学习,于是推门进了孩子房间,一眼看到孩子正拿着手机。接下来的发展很可能会令双方都不太愉快……
在这个例子里,首先,家长的责任感和行动力都是很强的。另外,家长很注重时间管理,也明白自己的推门会给孩子带来压力,有可能会促使孩子保持认真学习的状态。但是,孩子真的想要这样的监管行为吗?是不是有可能,相比“随时会被推门而入”的紧张感觉,孩子更希望有大段不被打扰的时间,自己检查进度,自己安排什么时候娱乐休息呢?
有的家长可能会说,如果放手不管,孩子更不会学习,只会把更多的时间用来玩游戏。如果是这样,需要进一步思考的是,孩子为什么选择玩游戏,从玩游戏中得到的是哪些他所需要的东西呢?如果是觉得学科知识太难,学习屡屡受挫,转而玩游戏获得成就感,那么他所需要的可能是对于学习过程的分析和有针对性的提高;如果是觉得不知道该做什么,或者也没什么要做的,玩游戏打发时间,那么他所需要的可能是制定具体的进度表,例如什么时候完成语言能力考试、什么时候完成申请,并分解任务,按月、按周制定计划,建立任务清单;如果是遇到了不开心的事,情绪不好,就跟朋友们组队玩游戏转移注意力,那完全可以接受,过段时间事情过去了,玩游戏的时间自然也就减少了。如果是游戏赛季末冲排名,那可以理解为“青春的勋章”,需要注意的是合理安排时间,不影响正常学习任务和休息。
同理,有的家长可能会觉得孩子买太多不必要的东西、出去玩的次数太频繁、花太多时间做杂七杂八的事情,“不管不行,一管就吵”。会去管孩子的家长都是很有责任心的家长,不过,我们依然要先看到行为背后的需求,然后把“管”转换为“帮助孩子梳理自己的问题,并讨论应对办法”。青春期是发展自我意识的重要阶段,孩子需要被看到、被解读、被反馈,也需要不断尝试和调整。家长要做的,是在他有需要的时候提供支持和帮助,陪伴他度过这段重要的时期。
2.冷静之后再谈话
尽管知道很多道理,真的情绪上头的时候控制不住啊!这也是常见的一种状况。每个人都习惯于在家里比较放松,又觉得面对家人不需要太小心翼翼,在肾上腺素的作用下,小冲突也会逐步升级。
吵架也是一种沟通,但是,并非所有的沟通都有结果。最坏的情况,就是参与吵架的所有人都只顾着发泄自己的情绪,用言语或行动攻击对方,除了愤怒、委屈、受伤的情绪外什么也没得到,在极端例子里,有人会因此做出冲动行为。要避免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及时停下来”,冷静之后再处理问题。
近年的研究表明,大脑内有2条和情绪有关的通路,掌管愤怒、恐惧和攻击的杏仁核属于“快通路”,非常容易被激活,并且会指挥身体迅速做出反应。所以人很容易认为“被攻击了”,并迅速进入“战斗”状态,引发一系列生理反应,例如心跳加快、手心出汗、口干舌燥、四肢充血等等。而进行理性思考的大脑皮层则属于“慢通路”,所以,“情绪”和“思考”动用的是大脑的不同区域。当人做出判断,觉得现在还是安全的,决定解除警戒状态,则需要一段时间来平复。控制情绪的方法有很多,近期比较流行的正念冥想训练也可以让人们的副交感神经更容易被激活,从而更快地恢复平静。
希望大家都可以顺利度过这个曲折而漫长的假期。
如果有需要,家长及学生均可参考以下心理支持方式:
(1)通州区心理健康指导热线 010-60561968(工作时间每周二-周六,9-11:30,13:30-16:00)
(2)学校心理支持联系方式:luhexinli@163.com
(3)心理热线资源见附表,更完整的表单请参考《更新 | 这些专业可靠的中国心理热线仍在工作》https://mp.weixin.qq.com/s/WxN59kIJtPC6Yi0gp-r_y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