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学生熊抱的幸福

2017-05-07 被学生熊抱的幸福
每年圣诞节都有学生从海外返校看望老师,2016年的圣诞前夕也不例外。圣诞晚会当天陆续见到了二十多个学生。就在晚会快要结束的时候,一条短信扑面而来:“老师,您在哪里?我怎么找不到您?您到体育馆大厅!”我急忙从喧闹的圣诞晚会现场奔向大厅,还没看清是谁,就被一双有力的臂膀拦腰抱起转了一圈。待双脚落地,才看清这个“大力士”是曾经的得意弟子,2012届毕业生杨梓诠同学。
 
杨梓诠同学
 
打量着这个愈发高大健壮的小伙子,听他讲哈佛大学数学研究的高人轶事,恍惚间就回到了他在高中当学霸的日子。
 作为潞河中学初中毕业的优秀学生,他一入学,就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学习能力和高度自律的学习习惯。时任国际课程部主任的吴彩华老师曾约他家长多次到校谈话,一起为他规划如何进入世界名校。在常规的国际课程之外,学校特意请来了京城著名的奥数老师,满足他和个别同学对自我发展的需要,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肆意遨游。在与学科外教的深度学术交流中,梓诠的英语能力突飞猛进,高一暑假小试牛刀,雅思就取得了7.5分的好成绩。
适应了国际课程全英文的教学模式之后,他在学习中越发如鱼得水,一年里不仅选修了校内4门AP课程,还自学了另外4门AP课,并在考试中取得了7科5分、一科4分的佳绩。8门AP课的学习并没有耽误他准备托福、SAT等标准化考试,严格的时间管理让他不负众望地再创佳绩:雅思8分,托福116,SAT1 2310,SAT2 2400。
进入高三,他在学校的AP领域已经无课可选,就申请参加了中科院的生物学研究项目,并经常出现在我的A2经济学课堂和其他的课堂,如饥似渴地汲取新的营养。他用AP成绩申请剑桥大学,一路过关斩将通过笔试、面试,获得了剑桥大学生物学系无条件录取!就在我们都为他祝福的时候,他却又闷头申请到了美国专业排名前三、综合排名第八的杜克大学。
学校所有人都劝他接受英国剑桥大学的录取,毕竟“剑桥”二字赫赫有名。但梓诠权衡再三,坚定地选择了美国的大学。在注重通识教育的大学基础阶段,他大量选修了跨度极大的理工类课程,化学,工程,数学,计算机……最终,他旁听的微分几何激发了他对数学研究的兴趣,也坚定了他从事数学研究的决心。他毅然放弃了生物专业转攻纯数学。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他不仅补上了数学专业课程的内容,还加入了好几个讨论小组,额外研究更高深的数学专题。辛苦的拼搏让他斩获了普林斯顿、哈佛、哥伦比亚等数个高校顶尖教授的数学博士offer,并最终选择了哈佛大学。
当初,他放弃剑桥选择杜克,我曾为他遗憾。
后来,他放弃生物选择数学,我为他找到所爱而欢喜。
如今,选择纯数学这个最不易出成果的研究领域,我为他的坚毅、专注和勇于挑战世界难题的胸怀而折服。他说:“其实跟很多中学相比,潞河给了我非常宽松的环境。这主要得益于我遇上了一些开明的老师。我喜欢独立地思考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很多跟考试啊成绩啊没什么关系,但是我的老师们都很支持我,给了我很大的自由,没有因为我‘浪费时间’打击我。”
说着,我就想起来另一个“浪费时间”、曾与剑桥大学失之交臂的吴玉超同学。玉超同学2006年来读高一时,学校A LEVEL课程刚刚起步,学校对西方文化的解读还不够透彻,不时发生跨文化冲突,外教流动比较大。和他一起来的山西女生转到另外一所学校,而玉超的妈妈坚定地让孩子留在了潞河。
 
吴玉超同学
 
这是一个表面极其安静的小男孩,但他的头脑中装满了幽默和好奇的细胞,对各种不懂的问题刨根问底,对各种新鲜的事务都有兴趣。他同班有个酷爱吉他的学生成立了摇滚乐队,玉超竟然成了这个学生的粉丝,并且通过勤学苦练成功加入了乐队,专职电吉他且在不同场合演奏。
可喜的是,玉超能够收放自如,忙碌的乐队生涯并没有耽误他A Level的学习。AS考试全A,加之学校老师的鼓励和辅导,玉超顺利地申请到了剑桥大学的预录取。谁知命运多舛,在A2考试中,他最擅长也是立志要学习的化学学科竟然只考到了B的成绩。学校立即为他申请复议,复议结果化学成绩是A!但无奈复议成绩出来太晚,他已经错过了剑桥入学时间,注册成了华威大学化学系的大一新生。
剑桥大学答应为他保留一年学籍,欢迎他第二年再去入读。然而,他和妈妈像当初留在潞河一样果断,放弃了剑桥的美意。三年后,玉超如愿以偿地进入了心仪的剑桥大学化学系学习高分子材料专业攻读研究生课程,圆了三年前的剑桥梦。我也有幸在他剑桥大学博士生的办公室里,听他和同在剑桥读金融专业的乔晋唯(潞河国际2012年毕业生)介绍他们在剑桥的学习和生活、目标和选择。
还有个倔强的姑娘佘宜寰总是让我幸福相伴,每个节日都能收到她发送的祝福。作为她的班主任,我目睹了宜寰的无限芳华,A level进阶数学作业答案被誉为可以直接编成教科书,A level商业学考试全国第一名。然而她当年无论如何都不肯申请剑桥和牛津大学,笃定地投入华威大学MORSE的怀抱。后来觉得一个硕士学位有点单薄,她才向剑桥伸出了橄榄枝,被炙手可热的经济学专业录取,并在毕业后入职香港著名证券公司做量化分析工作。未曾想,她上个月微信我已经离开证券分析师岗位,开始在医药行业创业了!
 
佘宜寰
 
中国的应试教育让学生成了流水线上的产品,丧失个性,整齐划一,不得不说是时代之殇。然而,这三个学生,他们明智选择,他们果敢放弃,在不断的抉择中认识自己,超越自己,并纷纷挺直了脊梁屹立在世界舞台。也让他们的每一位老师,无比的欣慰、自豪甚至带上了深深的个人崇拜。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每每回来,都不忘到潞园里走走,看望昔日的老师,让老师们真正感到桃李满天下并乐在其中。
作为在国际课程领域浸润的老师,我们也越来越多地心存对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的敬畏,并努力创造适宜孩子们自由发展的校园文化,让他们找到自己的气质和兴趣,让生命自由舒展。这也是我们每一个园丁,最大的成就与幸福。